|
来源: 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
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关于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锚定省委省政府关于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要求,以“钉钉子”的韧劲精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以“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发展,以“数智化”的转型赋能推动营商“一体四面”(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社会信用)快速融合发展,助推自贸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现将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工作亮点
1.我市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并荣获“2023年度信用建设成果城市组特色单位”奖项,实现了海南历史性“零”的突破。
2.5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数据局公布了首批7家全国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名单,海口市成功获批。此次海口正式被纳入国家试点后,将在数据标注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集聚龙头企业,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今年6月,国家工信部发布《2023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海口在“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两个方面评估得分居地级市第1位、第4位,为该指标纬度表现较优秀城市。评估报告介绍了参评城市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主要经验做法,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介绍了海口创新推行“一照(证)通行”改革。
4.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5月16日组织召开2023年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第三方评估结果发布会暨经验交流会。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创新案例“海口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全城通办”入选全省十佳创新案例。
5.今年6月,全省信用应用场景观摩会竞选赛,我市高新区的“打造全行业预付式消费云监管服务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信用新格局”以及琼山区综合执法局的““承诺+执法”打造信用执法新模式塑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两个场景分列第三、四名,被评为“第一届海南省信用应用场景观摩会优秀案例”;市人社局的“打造“创业贷款+信用社区(村)”新型模式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促发展”场景被评为“特色案例”。
6.“一窗联办”系统获得了海南省首届市县政务信息化优秀案例。
7.今年6月,《海口以“无证明城市”为抓手深化镇街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案例获评中国信息协会2024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8.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无证明城市”创新案例入选 2024 年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应用创新优秀案例库。
(二)聚焦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强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制度集成创新。
全力实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战,集中开展优化营商行动。
1.在法治化方面: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市司法局印发《海口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二是建立健全全量问题轨迹和解决机制,印发《海口市营商环境问题核查工作实施细则》。三是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制定《海口市贯彻落实<海南省营商环境指标责任制>责任分工方案》;印发《2024年海口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回顾评估办法》,开展2024年第一季度评估工作。四是市科工信局印发《海口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综保区以“免申即享”兑现模式兑付园区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奖励资金349万元,推动对嘉合劲威、左文钻石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基金投资,组织8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五是全面提升法院案件执行质效,市中院执行完毕率52.56%,首执案件终本率30.03%,执行到位率70.01%,超额完成节点预期目标。六是持续推动公平竞争,开展领域“机器管招投标”项目标后履约自查行动,住建、水务部门制定《2024年建筑工程建设市场行为专项检查方案》《水务工程领域招投标、转包、违法分包和出借资质专项整治方案》。七是强化知识产权建设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4年海口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要点》,开展博鳌亚洲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高新区结合园区企业特点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示范区,探索“全口径”知识产权资源整合,示范区已入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海口代办处、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高新区审判庭、海南商标受理窗口、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单位,引入专业化、市场化、复合型知识产权和产业服务机构18家,在孵企业300余家,形成了知识产权服务的物理集聚和功能集聚。八是创新涉企监管机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印发《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工作实施方案》,在秀英区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全市推广;琼山区推行“承诺+执法”打造信用执法新模式,搭建“承诺+执法”平台,依法办理轻罚689件、涉及金额1939万元,免罚162件、涉及金额1298万元,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让执法更有“温度”。
2.在国际化方面:一是畅通外商政企交流渠道。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队集中会见19家外企进行重点推介,商务、投促等部门协同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上门服务50余家重点外资外贸企业,高新区承接中国贸促会2024年首场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共31家外资企业参与。二是加强外商投诉机制,12345热线设立外语专席优化流程,受理外籍人士投诉咨询类办件1470件,按时办结率100%;市商务局开通“投资海口”英文网站、“4008-008-413”全球招商服务热线,为外商投资者解答问题;市投促局依托“海口市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受理企业诉求、政策咨询等业务53项;三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设立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将人才服务的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能整合至一个平台实行集中办理,一窗办理户籍、教育、购房、职称评审和认定、外国人就业和购车等领域共89项服务事项,累计办件超2000件;优化涉外高频事项办理流程,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项业务实现“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审批时限由原来规定28天办结的两证缩短为7个工作日办结;构建多点可办、一体服务的外国人服务体系,以海口市政务大厅“外国人工作综合服务窗口”为中心,先后设立复兴城、江东新区等7个外国人工作管理服务站,提升协同涉外服务能力;市外事办、市旅文局上线推广“海口外国人服务指南”小程序,一体提供“吃喝玩游购娱”以及通信、银行、保险、医疗、工作、外资企业设立、政策法规、优惠政策、审批程序等中英文全方位信息服务。四是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在促进通关便利化方面,市商务局制定《海口市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空港口岸物流通关电子化模式在美兰机场运行,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业务操作电子化及单证管理无纸化、全流程货况跟踪和数据统计分析;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试点,将检验检疫作业嵌入通关货物监管作业,实现“查检合一”,推动通关全链条全流程进一步优化;全面推广“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推出7×24小时预约通关、“绿色通道”“随到随验”等便利化通关举措,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提升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能力,中央法务区海口中心区建设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五是提升对外服务能力,在省海易兑平台上线“国际服务办事专窗”,提升外资企业、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华侨等群体精服务能力。各区政务大厅增设外语咨询服务窗口,进一步规范办事窗口和路线指引外语标识。
3.在便利化方面:一是商务、交通、海关等部门协同加快推动自贸港封管运作重点项目建设,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配套海关监管高架桥“跨铁转体桥”项目完成转体。二是龙华区打造全省首个区级全流程智能化“制证中心”,且实现“区+镇(街)”智能化制证全覆盖、随时取。三是综保区以“免申即享”兑现模式兑付园区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奖励资金349万元,推动对嘉合劲威、左文钻石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基金投资,组织8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会;江东新区城市出行与物流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这是海南省智能交通领域入选的第一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复兴城国际数字港项目顺利开园,华为云、迈普通信、数传集团、万生华态、DIFA等18家涉及来数加工、集成电路、大模型、游戏出海、跨境直播、人力资源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成为首批入驻复兴城国际数字港的入驻企业。
(三)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持续完善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1.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全面梳理证明和材料事项,其中证明事项21个,材料事项30个,形成“统一清单管理、统一事项模板、统一用章规则、统一一日办结”新模式,实施跨部门跨层级的“全城通办”。103类高频证照实现免证办理,仅高龄长寿老人补贴、房屋租赁等10个高频事项就有超过110万个办件免于提交相关证照材料,并重新对新事项进行证照共享配置,目前共享的材料已经达到32345份。“打造无证明城市”案例被列入全省首批重点推广创新案例。
2.深入推进“一照证”通行改革。全国首推“一照(证)通行”改革,目前已上线27个涉企一照证事项,汇聚许可事项信息、电子证照、信用信息、年报年检、处罚信息等相关数据,加载到企业身份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上,数据实时共享,形成“一码集成”精准“企业画像”,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表复用、一档流转、一链审批、一码服务、一照准营”的“七个一”服务模式。推动审批--监管--执法的服务监管有效衔接,与行业监管和执法部门实现事前与事中事后信息时时对称、形成审监有效互动,联合奖惩闭环。
3.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我市上线66类240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年办件量为50.22万件。其中,推进二手房转移登记“一窗联办”改革,实现了“十件事一次办”,可同步办理土地性质变更、住建网签、税务计税等8个部门10项业务办理;实现了“零跑动”办理,全部239种情形线上线下皆可办理,69种高频交易全流程不见面办理,从正式受理到办结发证时间最短的不到50分钟。
4.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完成省市事项库切换,统一采用省事项管理平台,实现事项数据同源维护。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命名,并对外公布:市级2220项、区级488项、开发区364项、镇街115项;其他行政服务事项:监管类22项,公共服务事项178项,证明和材料事项51项。
5.规范行政备案事项。组织编制市区两级行政备案清单,清单共计387项行政备案事项,其中市级事项281项(含市区共有事项2项),区级事项94项,乡镇级事项12项。对保留实施的行政备案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坚决纠正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
6.持续开展“零跑动”改革攻坚工作。我市(含区级)“7+1”事项零跑动可办率为96.49%,可办事项使用率为89.18%,市本级“7+1”事项可办率为95.02%,可办事项使用率为90.03%,均较上一年度有了大幅提升。
7.配合省政府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能”五项攻坚行动。协调推进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融合,待事项梳理完成后即可上线运行,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协同推进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海政通”平台。
8.持续加强政务服务督办。将政务服务办件监督和政务服务工作监督纳入海口市“1+9”协同监督信息平台,先后对出生医学证明违规批量挂起长时间未办结,房屋租赁备案、林木采伐许可、生育服务登记业务办理不规范不便民,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情况材料事项存在隐性壁垒等11个问题发出督办件16件,涉及共7个部门。
9.打造四级政务服务综合体。着力创新打造市、区(开发区)、镇街、村居四级政务“综窗”深度融合办事模式,在市政务中心大厅设置政务服务综合体区域,各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实行轮值方式受理,按照“全城通办”事项标准受理,各开发区的事项按照“多点可办”方式办理。目前已完成9轮次进驻,共受理了24个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受理办件量127件。
10.推进集中制证改革工作。优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依托“统一证照管理系统”,规范管理制证工作,实现智能化管理统一打印证照、盖章、发放证照,实现制证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文件上传电子证照库,制证、盖章、出证所有环节全程公开透明,取证全过程信息化、留痕可追溯逐步实现跨区域打印领取证照。
(四)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主动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店小二”。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坚持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得到提升。一是根据《海口市2024年持续大调研大服务企业工作方案》,目前我市已联系走访1114家企业,共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88个(其中现场解决61个,后续推进解决34个,正在推进93个)。二是大力推动营商投诉办件办结。针对财政欠款、土地开发争议等占比较高的投诉办件开展集中攻坚行动,解决涉及土地的开发、调规和办证等系列问题;开展“减量增效”集中服务月活动,做好各单位进展情况阶段更新,并梳理分类问题。我市办件总量为889件,已办结766件,存量办件123件,办结率为86.1%。三是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161名首席服务专员共收集1643条问题线索,办结1643条,办结率100%;全市“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共体验事项54个,反馈问题和诉求57件,已完成整改57件;举办首次“椰城政企沙龙”,邀请17家商、协会的企业家代表,对政务服务、融资、人才认定等领域的政策进行详细宣讲解读。四是做深做实惠企政策兑现,开展政策汇聚“应上尽上”、政策解读“应知尽知”、政策兑现“应享尽享”3项专题工作。我市在海易兑平台注册企业达6511家,动态发布55条市级印发的政策,累计发布申报项目128个,累计兑现金额3.21亿元。五是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包含国际贸易投资服务、政策兑现事项83项和无需窗口排队即时办理的立等可取事项35项,与各职能局涉企服务联合协作,其中,企服专区金融板块的服务专员与海口市公积金管理局、市人才发展中心及12家银行精英,围绕企业需求,共同推动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突出打好基础、强化支撑,有力推动社会信用和数据共享工作。
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一是落实《海南省政务诚信评价工作方案(试行)》,配合省级部门落实关于政务诚信评价方面的相关工作。省级部门于6月3日下发了初评结果,我市2023年政务诚信评价指数72.47。二是强化政府诚信履约。已初步建立政府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制度,制定《海口市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合同履约监管协同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形成合同履约信用监管闭环。三是常态化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累计清偿欠款金额超8599.9万元。
2.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积极完善推广信用承诺制,健全完善告知承诺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共享和公示工作机制,海口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累计归集信用1421条。二是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出台信用方面制度90个,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覆盖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51个领域。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组织对海口市辖区商事主体实施检查,通过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守法守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增强守法守信企业的获得感。三是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2024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267万条失信数据,对808个市场主体实施失信惩戒。聚焦离岛免税领域,严格打击“套代购”行为,办理简快案件1354宗,对565名违反海关规定的旅客实施“三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政策”的海关限制措施。
3.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印发《海口市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管理规程》《海口市信用信息异议申诉管理规程》《海口市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健全海口市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规范海口市信用信息修复、异议申诉工作,完成信用修复33995件,其中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2772件,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修复27902件,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3366件。
4.深入谋划信用应用场景建设。2024年新增创建信用应用场景38个,其中“信用+就医”“信用+免税”等9个场景已落地实施,“信用+就医”场景初步建成,构建“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免押金”信用就医模式。“增强“信易贷”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超过28万家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占全省53.39%,累计撮合放款611笔,共266281.46万元。
(六)注重“民意直通、诉求联办”,推动12345热线“直通联办”改革提质增效。
12345海口智慧联动平台共受理办件1566389件,日均10106件,接通率97.05%,按时办结率99.98%,满意率98.24%。
1.深化序级改革提效率。一是全面推行办件直派。推行“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明确市、区、镇街、网格工作职责,发布直派问题职责任务清单,缩短派序环节,提高办件处置效率。
2.聚焦便民利企优服务。一是加强数据分析研判。综合研判网络消费纠纷、人才住房补贴、电动车安全等社会民生热点和基层治理难点,编制专题分析报告、专项信息简报等,为部门履职、效能监管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完成专题分析报告14份,形成日、周、月报181份。二是“营商服务”专席开展走访服务。12345营商专席主动走访企业,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营商服务”专席共联系服务企业126家,走访企业17家,通过各渠道共受理办件19件,已解决诉求16件,解决率84.2%,海口12345热线共受理涉及企业类问题办件67934件,按时办结率99.98%,满意率97.02%。三是联合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周日热线”活动9场,18名人大代表接话期间共受理市民来电办件89件,已解决50件;回访142件,已解决105件。
二、存在问题
1.营商环境指标存在短板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不足。经省评第三方机构内部初步评估,对照我市与全国前二十的城市100项数据及举措的表现,海口市仍然有超40%的事项处于或低于全国普遍表现,其中低于全国普遍表现的事项约占37%。如办理建筑许可方面,我市工程建设领域审批过程中事项并联审批率23.03%、电子证照应用比例2.38%、联合验收的项目占比为48.30%。如获得信贷方面,中小微企业普遍反馈满意度较低,认为获得信贷门槛过高,融资咨询服务、信息获取渠道覆盖面较窄,期望提升金融产品多样性,降低融资成本。如执行合同方面,2023年度全市法院系统因工作体量较大等原因,涉及市场主体纠纷案件一审平均审理时间为111.64天,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8.74天;涉及市场主体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为37.47%,与全省平均调解成功率52.72%存在差距。小额诉讼适用率1.64%,与佛山市55.8%相差甚远,审理时间40.24天,与成都市14.51天存在较大差距。如包容普惠创新方面,全市人员往来和货物通关的时间、成本、便利度仍需提高,市场主体反馈进出岛物流通关成本过高,海口港进出口需驳船到港才能申报,“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举措未能实际落地,部分市内道路路网拥堵发生率高,港口机场通行运输效率有待优化,国际国内游客出行体验、服务质量与其他地区仍有一定差距。部分企业反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与国内前沿城市存在差距,影响了人才扎根定居的意愿。
2.政务服务仍有较大优化空间。市级部门之间、各区(园区)之间政务服务发展不平衡,部分单位线上线下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个别单位办事大厅服务水准、窗口人员作风面貌有待提升。一些行业主管单位“整体政府”意识不强,未围绕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充分拓展优化“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场景。部分市级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未及时在“海易兑”平台上发布,全市惠企政策线上兑付占比过低,政策发布的知晓度、政策兑现的及时性均有待提升。个别事项仍存在一定程度“明进暗不进”“体外循环”的情况,需加强排查核实并督办整改。12345热线优化“直通联办”目前还属于试运行初期,个别基层网格对热线办件处置流程操作还不够熟悉,对热线办件处置重视度不够,影响办件处置效率,个别单位办件处置质量不高,热线解决率和满意率有待提升。
3.企业服务整体水平亟需提升。一是一些单位工作人员在涉企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成效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和短板,规上企业调研服务活动中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我市企业服务满意度不高;个别单位对于责任事项没有持续跟踪,存在已承诺办成的并未及时兑现、未办成事项后续推进不力等情形。二是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对开展首席服务专员、局长走流程活动重视不够,在建立长效机制、推出典型案例方面成效不明显。三是全市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件主要集中在政府欠款类和土地规划类问题,因财政资金紧张、工程结算存在争议、“非净地”出让、土地规划调整等因素,一时仍难以推动批量解决。四是全市通过“海易兑”等系统享受到政策兑现的企业数量占比为26%,低于市县平均表现31.30%,政策兑现便利度、企业受益覆盖面均有待提升。
4.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海口“双公示”数据上报率、及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信用数据尚未实现自动化采集,多数部门仍以手工方式报送数据,易出现迟报、漏报:2024年第一季度市市政管理局、海口市琼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市资规局、市税务局等单位被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抽查出瞒报数据,琼山区政府、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秀英区政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被省级部门通报迟报情况较严重;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提升不足,已开展的“信易+”应用场景较少,信用应用场景创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数据共享工作仍需持续推进。一是数据共享的覆盖面及应用深度上离国内标杆城市仍有较大差距。全市24家单位49类证照尚未归集到省市政务一体化平台、16家单位27个业务系统尚未对接“海政通”、161家单位7737项数据目录资源未完成挂接、18家单位数据目录资源未准确挂接。“海政通”平均活跃率63.19%,未实现省要求的70%活跃度指标。2024年海南省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升级,我市第一季度考核成绩不太理想,数据目录完整性、电子证照全量归集、业务在线率、系统探查覆盖率和数据共享“秒审”率等23项指标尚未满足既定要求。二是信息化工作支撑不足。海口市自建业务系统数量众多,缺乏相应的信息化运维经费支持,相关工作推进受到明显制约;信息化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
6.热线办件直派还需优化提升。一是个别直派单位对热线办件处理流程不熟悉情况,办件审结后未进行二次检查,致使前台审核不通过返回职能局的办件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办件处置效率。二是省转办件处置还要紧跟提升,部分省转办件因职能单位超时答复、不规范审结被前台退回、多次流转无法明确处置单位等原因,造成逾期,同时,海口分平台与省平台考核复核申诉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审核时间较长,影响考核结果。2024年5月1日至5月30日,省转办件逾期共20件,逾期较多单位为: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国移动公司、秀英区政府。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锚定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要求,以群众和经营主体满意度为导向,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核心,以诚信建设为抓手,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打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战,当好“办成事”机制的先锋队、“好办事”环境的排头兵、“办好事”生态的生力军,助推自由贸易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持续推动《打好2024年海口市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战实施方案》51项攻坚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全方位、多维度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和结构性改革。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定期开展我市营商环境回顾评估,压实各区(园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评价、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市级回顾评估等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提升问题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重点园区创建示范标杆园区,打造准入即准营、极简审批等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改革项目,以“小切口”“小环境”推动部分领域和区域率先进入全国一流水平。
(二)狠抓政府服务效能提升。认真落实全省数字政府“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监管”、“一网统管”等四大攻坚行动工作部署,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应归尽归”、“应享尽享”,将各有关部门内部应用系统100%接入“海政通”平台。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落实好新增上线30个智能审批服务事项,以及优化完善70个“一件事一次办”的省定目标,全面抓好政务服务“零跑动”、“一证(照)通行”、“全市(省)通办”“跨省通办”、“极简审批”改革等工作。持续打造海口四级穿透式政务服务综合体,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下跨层级跨区域通办,全年滚动式开展四级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三化”培训,为群众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办”平台,打造“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海南样本。深化“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工作成效,优化诉求受理、办理、回访、督办闭环机制,持续优化平台系统建设,通过人大代表“周日热线”活动、建立联动处置和预警机制、“1+9”平台和《直播12345》协同监督等措施,跟进解决一批疑难问题,着力提升热线解决率和满意率。
(三)狠抓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夯实数据底座。完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期(海南·海口)功能,协调省、市数据未归集的部门逐步实现数据自动化归集,应归尽归。持续开展数据治理,通过“日监测、周反馈、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压实各部门责任,确保“双公示”合规率保持100%,上报率、及时率保持省内领先行列。二是拓展应用场景。新增一批信用应用场景,今年计划创建包括“信用+学车”“人才住房补贴信用+审批”“信用+商圈”“信用+智慧社区”“信用+综合查一次”等38个信用应用场景,其中有3个场景纳入省2024年信用应用场景计划。扩大应用场景的覆盖面,包括“信用+审批”“信易游”“创业贷款+信用社区”“信用+预付式消费”高频发生、普惠性强的信用应用场景,持续发挥场景的激励作用。加快国际贸易信用服务场景建设,围绕自贸港封关运作要求,在跨境电商、贸易物流等领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持续推广“信用+离岸贸易”场景应用,推动“信用+跨境电商”场景落地,为守信企业提供可靠的信用保障。三是巩固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建设。深入研究国家新版城市信用监测考评指标,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提升工作,降低海口市严重失信名单主体数量,提升A级纳税人占比,争取更多创新做法和经验被全国推广,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复评。
(四)着力优化服务企业能力。坚持贯彻“以服务企业为荣,以解决问题为荣”的“店小二”理念,在市政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推动落实“政企有约”活动,打造“5G无柜台政务服务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对一”企业服务,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责,组织开展调研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和减量增效集中服务月活动,聚焦企业问题解决、项目建设落地、惠企政策执行、监管执法优化、制度集成创新等五个方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我陪群众走流程”“政企面对面”“营商环境体验员”等营商环境特色活动。加强涉企综合监管执法统筹管理,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有机结合,推广跨部门“综合查一次”“一业一查”等综合监管模式。加大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和走访企业反馈问题处置力度,形成“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收集解决机制,确保2024年营商环境问题办件办结率不低于85%。
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4年6月20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海口市审批服务局)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