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系统 无障碍关怀版
索 引 号: 73584527-4/2022-03773 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政府服务中心 发文日期: 2017年12月20日
名  称: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文  号: 主 题 词: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忠实践行“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宗旨,以“放管服”工作为重点,并充分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指挥棒”、“绣花针”、“连心桥”的作用,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紧紧围绕工作“流程再造”、“提速增效”和“规范廉洁”三大主题,进一步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工作亮点

  (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人民日报》分别以“海南海口:一根针穿起民生‘万家线’”“海口:生活痛点成规划起点”为题对海口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进行了宣传报道;在2017年度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峰会上海口12345政府服务热线获“先锋奖”和“骏马奖”两大奖项。

  (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评“2017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先进单位”。

  (三)“放管服”工作受到国务院督察组的肯定,中心报送的信息《海口市关于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件审批事项情况》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

  (四)中心党总支组织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连续6年获评 “市直机关最佳党日活动”。

  (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政务办件量

  2017年1月1日至12月18日,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共计受理各类政务办件133352件,办结138845件,办结率89.64%,群众满意率99.51%。办事效率逐渐提高,市民满意率不断攀升。

  (二)12345热线办件量

  2017年1月1日至12月10日,12345热线通过多来源途径受理市民诉求办件,共950288件,形成有效办件888541件,截至目前已办结944448件,办结率99.39%;其中建议类办件共20932件,占办件总量的2.20%,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治理更加热情;接通率近期提高到94.25%左右;群众满意率有较大提高,从年初的48%提高目前到93%。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约159541人。

  (三)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量

  2017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完成交易项目共684个,交易金额为546.67亿元。其中,政府采购完成交易项目共213个,交易金额约为348.23亿元,节约资金约19500万元,下浮率为0.56%;工程建设完成交易项目共471个,交易金额为198.438亿元,节约资金4.745亿元,下浮率2.335%

  三、201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当天,中心各支部分别组织干部职工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两学一做”的必学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并运用“三会一课”,采取微信每日推送、党课、宣讲方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目前,中心已邀请专家为干部职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1次,各分管领导已分别深入中心机关、审批办及窗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窗受理人员、12345热线、中心“双创”挂点社区为干部群众进行了“微宣讲”。

  2.强化“四个意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中心各支部以“十个一”为主要载体,扎实有序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今年以来,中心各级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共组织集中学习43次,学习研讨8次,讲党课8次,宣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6次,“两学一做”知识测试2次,组织观看《我是共产党员》、《海口市“双创”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纪实》、《“两学一做”电视夜校》等栏目10次,实地开展现场教育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一支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支部都分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开展民主评议党员1次。

      3.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一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6月,经市直属机关工委批准,中心党总支成立了海口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党支部,引领12345热线发挥“指挥棒”和“绣花针”作用,搭建更为便捷顺畅的“互联网+政务+网格+12345热线”的政务服务大平台,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多次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民的高度评价。

  4.严格党员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按时完成了对“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填报及核查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党费收缴制度,坚持每月督促和提醒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三是严格按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关注了“共产党员”、“南海先锋”、“海口党建”等公众号。四是严格督促全体党员按要求佩带党徽,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五是坚持正面激励,公开民主评优推先。今年,通过党员大会直接推荐出“优秀共产党员”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并均受到了市直机关工委的表彰,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创先争优热情。六是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义务劳动”63次近2000人次,开展创文工作入户宣传和调查380户,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520人次。七是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通过在12345热线话务前台设置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单位里把自己的身份亮出来,在岗位上把良好的形象树起来,在群众中把先锋模范作用显出来。

  5.抓党风廉政建设,带政风促行风

  一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其他主要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社会评价有关评议代表意见建议整改责任分解方案》《开展“讲政治、守法纪、知敬畏、强作风”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确保了中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认真执行“签字背书”制度,逐月签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整治庸懒散奢贪情况月报表》《问题线索月报表和问题整改与责任追究情况月报表》和《海口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个人问题整改台账》;三是组织对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检查考核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社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地整改并上报了整改情况报告;五是组织和督促处级干部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六是主动践行“四种形态”,采取“红脸出汗”的方式开展谈话提醒27人;七是加强经常性廉政教育。今年以来,共组织观看了《权》《永远在路上》《廉政中国》《巡视利剑》等警示教育片6次,开展实地现场警示教育2次;购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养廉洁》《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等廉政学习资料60本,制作《条例》《准则》宣传栏1个,宣传漫画2个;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专题讲座1次;八是防管结合,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中心机关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梳理出廉政风险点159个,制定防控措施216条相继组织开展了“讲政治、守法纪、知敬畏、强作风” 集中整治活动、“廉洁家庭建设活动”以及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参与违法建筑行为集中整治。九是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了“大行动大研讨”活动。

  (二)积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2017年中心制定下发《海口市 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计划》、《2017年海口市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海口市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推动了我市简政放权工作向纵深发展。

  1.以创新服务为抓手,落实“简政放权”工作

  (1)开展“七清”工作。一是根据全市“讲政治、守法纪、知敬畏、强作风”集中整治活动和《关于成立海口市简政放权清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由我中心牵头负责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复核工作,经过清查,目前已初步核定全市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大项由原306项缩减为293项,小项由原来710项缩减为524项,减少26.2%。二是开展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中各种证明材料工作,根据省审改办关于《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中各种证明材料的通知》(琼审改办[2017]19 号)要求,中心牵头认真对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申报材料进行梳理,最大限度砍掉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种证明材料。经梳理,41家市级单位、四个区和三个开发区共精简了各种证明材料447项。通过开展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中各种证明材料的工作,一定程度地取消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烦扰群众的各种证明,减轻广大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负担,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的红利;三是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中介服务机构。今年中心共清理规范的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8项,涉及15个职能部门。清理规范后继续保留的54项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纳入《海口市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管理。凡未纳入该目录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四是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取消、停征、免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相关文件,及时公布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清单,确保减负政策严格执行到位。我市没有出现继续收取国家和省级明令取消、停征、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行为和未按规定降低收费标准的行为。五是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和证书管理,加强对职业资格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实行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六是开展行业协会清查工作。目前,我市的行业协会完成脱钩,行业协会商会结社自由、依法设立、自主办会、独立运行。七是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对173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及885件各区政府、各开发区、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目前市政府已印发了《关于公布废止保留拟修改调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海府〔2017〕124 号),决定废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109 件,保留 36 件,拟修改 22 件,不作为规范性文件管理8 件。通过“七清”做法,确保简政放权改革提质增效。

  (2)启动“一窗”受理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 10 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及省、市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目标 ”的要求,我市今年启动了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中心于8月14日顺利试行建设项目“一窗”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将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涉及规划、住建、环保等9个部门22个受理窗口的81个审批事项统一纳入“一窗”窗口集中受理,实行“一张清单、一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一窗出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改变了以往分项目、单职责窗口的工作模式,实现申办人在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任何事情的目标,实现审批提质增效。建设口“一窗”整合后,现有12个“一窗”窗口,共减少窗口10个,核减率超过45.5%,节约近一半的行政服务成本。我市试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受理,做到了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截止11月底,“一窗”受理事项2650件。

  (3)推进“五网”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我市于2017年3月8日正式实施“五网”建设项目简化行政审批改革。经市规划部门确定改革范围内的“五网”项目,进入“五网”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不再进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查等;必须进行的审批事项,审批时限一律为3个工作日内。至11月底,已有196个“五网”建设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审批工作进展顺利;在“多规合一”规划基础上,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路、光、电、气、水网”(以下简称“五网”)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已印发了《海口市“ 五网”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方案(试行)》(海府办〔2017〕341号),通过推行简化审批、创新审批模式,实施取消审批3个、暂停审批事项2个、暂停改备案事项3个、即办审批事项3个,简化行政审批推进“五网”项目建设,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4)推广“极简审批”试点工作。今年,在美安科技新城实施“极简审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中心积极配合市综合保税区结合本区实际,建立了5大体系(监管标准体系、极简审批体系、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承诺及信用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制定了40项改革措施,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精减33%,审批环节精简31%,整体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90%,初显成效。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共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 约26.94亿元,民间投资占100%,新增注册企业113家,注册资金 33.3亿元。

  5持续深入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释放市场活力。今年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在去年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门槛要求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经营场所登记取消企业年检试行企业年度报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基础上,我市今年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2017年9月30日上午,我市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暨全市“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颁发仪式在中心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市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后,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以“减证”促“简政”,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6探索综合审批试点工作。根据省委、市委对实行综合审批,设立行政审批局提出的任务要求,中心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组建了海口市行政审批局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步启动了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事项划转、人员摸底、流程再造、信息平台开发、建章立制、场地改造等系列前期工作。目前我市已起草了《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确认划转权项的请示》《关于印发<海口市行政审批局筹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初步拟定28家单位拟划转121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此次拟划转的主要是投资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事务两大领域的行政许可权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集中划转。我市行政审批局的筹建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2.以创新监管为动能,落实“放管结合”工作

  (1)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中心强化主动监管、创新监管方式、认真履职意识,明确监管责任。通过信用管理等方式,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高监管效能,使事中事后监管成为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后保障市场秩序的强有力手段。今年来中心对全市权责清单和调整的法律、法规对随机抽查事项进行补充完善。目前我市“双随机一单二库”包含了全市29家市直属单位343项随机抽查事项,以及33913个抽查对象和988名检查人员名录。截至11月底,已完成市场监管执法抽查事项98%的比例,完成其他行政执法抽查事项98%的比例。“双随机”抽查结果均进行了公示,同步将公示内容归集到“双公示”、“诚信海口”等平台公示,同时推送至“信用海南”网站公示,为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和联合奖惩提供依据,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监管常态化。

  (2)全面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工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我市高度重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应用,采取与省在线监管平台进行对接的方式,在线办理项目审批业务。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市省平台共赋码项目5147个,办件共计7482件。与省级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后,实现了逐层向省级平台、国家平台报送项目审批信息,提高了审批效率,实现全省“一张网”审批的目标。

  3.以创新方式为依托,落实“优化服务”工作

  (1)加强指导、沟通与协调,不断完善我市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级政府服务中心加强大厅建设,完善大厅功能布局与设施,为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帮助区、镇(街)、村(居)服务中心和代办点出台10项便民服务措施,积极推进和督促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便民高效;督促落实省级(市级)历年来下放事项承接运行工作,对下放事项在承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症结,对症下药,立查立改,逐一解决,并要求各相关单位抓紧推进落实,力争省、市级下放事项得以顺利承接和运行顺畅;开展市级行政管理权项下放、资源下沉评估工作。

  (2)搭建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我市已初步搭建了市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同网、同库、同平台”应用体系,纵向初步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横向初步实现与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我市已实现市直单位及4个区、3个开发区、43个镇(街)、437个村(居)全部与市党政办公内网联接;市行政审批系统已实现市级、区级、镇(街)和村(居)的四级连通。从2013年至2017年11月底注册用户达到17238个,表格下载次数130多万次,网上申报办件10027件。我市建立了涉及行政审批的证、照、文数据库和工作系统,目前有13家市级单位59项业务使用证照文系统,发放了123580个执照、证件、批文。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中心还建成了网上办公大厅、政务移动APP、自助终端等,积极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和提供一站式服务。

  (3)建立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按照《海南省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琼府[2017]77号)的工作部署,我市积极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大数据为民服务水平。今年9月,我市出台了《海口市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实施方案》(海府办〔2017〕267 号),针对制约改革深入推进的“信息孤岛”问题,中心配合科工信局全面开展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打造“市民云”、“创新云”和“政务云”等三大云平台。目前,智慧海口“政务云”(海口市政务数据共享采集平台)已于9月15日上线,全市政务信息系统97个,共享开放授权达100%,共享信息资源目录271个、信息3955项,居全省各市县第一。“椰城市民云”于12月14日上线服务。逐步实现“五个一”,即一号通行、一库共享、一站服务、一站治理、一体运营。培育高端产业发展新业态的“创新云”计划于年底前上线。

  (4)探索推行互联网全流程“不见面”网上审批,让信息数据多“跑路”。中心结合实际,探索推行互联网全流程“不见面”网上审批改革工作,实现“外网受理、专网审批、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的审批模式,目的就是为市民办事提供便利,营造良好办件环境。我市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明确时限,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等方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民口碑的“乘法”。 市民只要登陆互联网点击进入网上办事大厅选择“不见面”审批即可随时办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百姓跑腿次数,节约了市民、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我市探索推行“指尖政务,网上政府”服务起到较好的先行示范作用。经过多次梳理核准,截止11月底我市已上线不见面审批事项共有1409个(全市目录清单内事项共计1709项,涵盖了镇街一级事项),占全部事项的82.45%,提前完成省审改办的改革工作目标,“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排名提升至全省第一。2018年6月底前,督促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再梳理、进一步查遗补漏,全面实现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应上线、必上线”的目标。

  (5)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今年9月22日,我市地税局与国土资源局签订《政务信息保密及共享协议》,采用数据接口方式搭建信息交换平台,24小时实时交换数据,相互授权、共享信息,通过海口市地税局与住建、不动产登记部门物理联办,实现开具证明、缴交税款和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地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查验纳税人房产情况,群众可以直接在海口市地税局办税大厅办理购房缴纳契税,不用先去海口市国土局开具首套房证明。该举措突破了不动产登记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多走网路,少走马路”进一步落地,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便民、利民。

  (6)打造移动工作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中心打造移动工作平台,分别开通了“海口政府服务”微信公众号和“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2016年11月中心开通了“海口政府服务”微信公众号,市民可绑定企业和个人信息,通过该公众号预约办理各类便民服务,目前已开通不动产、网签、契税等便民服务,企业和个人还可通过公众号查询办理的进度。截至12月18日,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有2251人,通过该公众号预约办理的服务2845次。今年5月开通了“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市民除了可以电话拨打12345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反映诉求,进一步实现热线“接得进、打得通”。截至12月5日,市民通过微信渠道反映问题共81687件,占总办件8.81%,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超15万人。

  (7)实施网上预约。今年4月28日,中心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同步开通网站、微信、APP 网上预约等多种服务渠道进行“网上预约取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截止11月上旬,网上预约系统共申请预约5960件,预约成功并到场办理的有3208件。网上预约服务的开通,方便申办人合理安排时间预约办理,缓解现场排队压力,提高整体业务处置管理效率,运行情况反映良好。

  (三)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我市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1.我市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全覆盖。我市已初步搭建了市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同网、同库、同平台”应用体系,纵向初步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横向初步实现与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我市已实现市直单位及4个区、3个开发区、43个镇(街)、437个村(居)全部与市党政办公内网联接;市行政审批系统已实现市级、区级、镇(街)和村(居)的四级连通。从2013年至2017年11月底注册用户达到17238个,表格下载次数130多万次,网上申报办件10027件。我市建立了涉及行政审批的证、照、文数据库和工作系统,目前有13家市级单位59项业务使用证照文系统,发放了123580个执照、证件、批文。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中心还建成了网上办公大厅、政务移动APP、自助终端等,积极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和提供一站式服务。

  2.建立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按照《海南省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琼府[2017]77号)的工作部署,我市积极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大数据为民服务水平。今年9月,我市出台了《海口市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实施方案》(海府办〔2017〕267 号),针对制约改革深入推进的“信息孤岛”问题,中心配合科工信局全面开展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打造“市民云”、“创新云”和“政务云”等三大云平台。目前,智慧海口“政务云”(海口市政务数据共享采集平台)已于9月15日上线,全市政务信息系统97个,共享开放授权达100%,共享信息资源目录271个、信息3955项,居全省各市县第一。“椰城市民云”于12月14日上线服务。逐步实现“五个一”,即一号通行、一库共享、一站服务、一站治理、一体运营。培育高端产业发展新业态的“创新云”计划于年底前上线。

  3.探索推行互联网全流程“不见面”网上审批,让信息数据多“跑路”。中心结合实际,探索推行互联网全流程“不见面”网上审批改革工作,实现“外网受理、专网审批、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的审批模式,目的就是为市民办事提供便利,营造良好办件环境。我市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明确时限,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等方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民口碑的“乘法”。 市民只要登陆互联网点击进入网上办事大厅选择“不见面”审批即可随时办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百姓跑腿次数,节约了市民、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我市探索推行“指尖政务,网上政府”服务起到较好的先行示范作用。经过多次梳理核准,截止11月底我市已上线不见面审批事项共有1409个(全市目录清单内事项共计1709项,涵盖了镇街一级事项),占全部事项的82.45%,提前完成省审改办的改革工作目标,“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排名提升至全省第一。2018年6月底前,督促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再梳理、进一步查遗补漏,全面实现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应上线、必上线”的目标。

  4.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今年9月22日,我市地税局与国土资源局签订《政务信息保密及共享协议》,采用数据接口方式搭建信息交换平台,24小时实时交换数据,相互授权、共享信息,通过海口市地税局与住建、不动产登记部门物理联办,实现开具证明、缴交税款和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地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查验纳税人房产情况,群众可以直接在海口市地税局办税大厅办理购房缴纳契税,不用先去海口市国土局开具首套房证明。该举措突破了不动产登记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多走网路,少走马路”进一步落地,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便民、利民。

  5.打造移动工作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中心打造移动工作平台,分别开通了“海口政府服务”微信公众号和“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2016年11月中心开通了“海口政府服务”微信公众号,市民可绑定企业和个人信息,通过该公众号预约办理各类便民服务,目前已开通不动产、网签、契税等便民服务,企业和个人还可通过公众号查询办理的进度。截至12月18日,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有2251人,通过该公众号预约办理的服务2845次。今年5月开通了“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市民除了可以电话拨打12345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反映诉求,进一步实现热线“接得进、打得通”。截至12月5日,市民通过微信渠道反映问题共81687件,占总办件8.81%,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超15万人。

  6.实施网上预约。今年4月28日,中心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同步开通网站、微信、APP 网上预约等多种服务渠道进行“网上预约取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截止11月上旬,网上预约系统共申请预约5960件,预约成功并到场办理的有3208件。网上预约服务的开通,方便申办人合理安排时间预约办理,缓解现场排队压力,提高整体业务处置管理效率,运行情况反映良好。

  (四)打造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暖心线

  1.拓展投诉渠道,提高群众参与度,让“连心桥”更顺畅更坚固。自2017年起,海口市12345热线在新热线系统上开拓微信公众号、椰城市民云平台、门户网站、短信等受理渠道方便市民游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市民游客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此外,海口市12345热线还通过组织“12345进社区”、招募办件市民监督员、“市民开放日”等活动,打破了传统热线与市民之间的交流隔膜,提升了群众对热线的使用率和参与度。截至目前,日均接话量从年初的700多个增加到4300多个(最高峰值达1.04万个)、增长约6.1倍;“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近16万人;接通率近期提高到94%左右。

  2.整合资源,加强联动,让“指挥棒”更有力更强大。12345热线办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架构,加快“一号对外”热线整合。进一步健全热线制度,出台《监督考核问责暂行办法》《首问责任制度》《成员单位负责人轮流值班制度》等热线管理制度,加强12345热线工作监督考核。2017年1至11月共跟踪督办热线办件662件,曝光典型办件48起,涉及46家单位,共问责处理221件342人次。7月初以来,来自群众直接来电的办件比重从 48.9%降低到42.1%;来自基层一线干部主动发现的办件比重从51.1%提高到57.9%。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办件“零逾期”,办结率达99.48%。进一步优化热线机制,启动30分钟响应处置机制马上就办。同时开展业务培训,强调紧急件办理流程、首问负责制、热线各单位职能职责等重点知识,提升热线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2017年以来,共开展热线员培训140场6023人次,办件处置人员培训10余场超3000人次。

  3.推进“12345+网格化”,夯实基层基础,让“绣花针”更精细更准确。目前,各区都选定了示范点逐步推行“12345+网格”联动机制和应急处置工作,打造“12345微联动”APP,建立覆盖综合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志愿者的联动工作群,推进社区台帐数字化,2017年1至12月,网格微联动APP累计上报办件总数85551件、办结率为99.8%,将以往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使基层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直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政府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据统计,2017年以前热线呼入量年均约27万通,2017年1月至12月,共受理办件927453件,办结921760件,办结率99.39%。多措并举使海口12345热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群众满意率逐步提高,从2017年年初的48%提高到目前94%(紧急件办件满意率达到99%),打造了市民游客信赖的民生热线。我市12345热线在2017年度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峰会获“先锋奖”和“骏马奖”两项奖励,充分发挥了12345热线“指挥棒”“绣花针”“连心桥”的作用。

  (五)多手段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1.实行阳光操作。一是创新交易模式。全部取消了现场报名环节,改革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加入虚拟帐号保证投标人信息在开标前不外泄,实行“五个隔离”即报名人与报名人隔离、报名人与采购人隔离、报名人与招标代理隔离、各交易主体及相关监督人员和工作人员与评审专家的隔离、社会资本澄清问题环节与评审专家的隔离,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交易受理“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理”制度及容缺受理制度,减少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反复报送资料的麻烦,有效缩短了招标文件复核时间,切实提高为交易各方当事人服务的质量标准。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实行项目统一进场,市级各类公共交易项目交易场地统一安排,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根据项目交易类型统一安排交易场所和交易日程;信息统一发布,各类交易信息统一在中心电子化系统和网站上发布;专家统一抽取,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在专家库中统一抽取评标专家;结果统一公示,交易结果统一在交易中心电子化系统和网站上公示。

  2.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结合“放管服”改革,交易中心取消本市CA(电子签章)认证,招投标主体直接用省级招投标认证工具就可到市级平台招投标,所有招投标项目进场交易不收取任何费用,招标文件免费下载等,这些举措每年将为企业减负超过约3000万元。至此,海口市公共交易交易平台实现了全面停止收取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各项费用,极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

  3.制定《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暂行)》。由交易中心草拟的《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暂行)》经过六轮全市征求意见,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于2017年10月14日正式施行,有效规范了我市的招标采购行为。

  4.大力推动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根据《海口市委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和《海口市2017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计划》(海审发〔2017〕51 号)有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召开海口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上线准备工作协调会议和试点单位培训等工作以推动推动政府采购网上商城。

  5.严格规范流程管理,提高交易效率。一是制订了交易服务流程,对项目交易流程进行了统一固化,明确项目交易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对外界广泛关注的关键环节、敏感岗位,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三是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为实施路径,扩大计算机辅助评标范围,运用电子化手段不断提高招投标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四是以流程管理为核心,深化体制改革,流程管理机制由“行业封闭式”变为“集中开放式”,各类项目交易进场登记、场地选择、开标、评标、现场监督、结果公示、投诉受理等环节管理流程基本形成。

  四、2018年工作计划

  (一)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中心全面发展

  1.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中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中心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新理念、新思想学习,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加强组织规范化建设

  坚持制度规范与科学管理并重,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督促和引导基层党务干部努力做到工作规范、行为规范,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并重,要求党务干部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把能力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改进方法,提高实效;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3.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一把手”要带班子,领队伍,全面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全面部署,分责落实,严格考核;组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确定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形势教育。  

  (二)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

  1.立新破旧,探索实施综合行政审批

  中心将继续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抓紧准备、适时组建、择机挂牌”的工作思路,继续稳妥有效推进海口市综合行政审批工作,实现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大厅办事,一支队伍服务,一个平台保障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政务服务集合效应,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转变。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提升审批效率。

  2.落实海口市“五网”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改革

  中心将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试行“五网”建设项目简化行政审批改革的通知》(琼府办[2016]257号)和《海口市“五网”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方案》要求,落实海口市“五网”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改革,逐步实现“五网”建设项目实施一窗受理、同时分发、并联审批,所有进入联合审批流程的“五网”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审批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3.开展不动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

  在顺利试行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不动产登记业务涉及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和市地税局等3个部门的房屋转移交易审批事项统一纳入“一窗”窗口集中受理,实行“一张清单、一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一窗出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4.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各区、各部门实行“双随机”抽查力度,完成国务院要求的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本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和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随机抽查系统,完善相关细则,确保监管公平公正、不留死角。及时公开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检查执法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5.继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我市“多证合一”改革将继续按照“应纳尽纳、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多证合一”改革事项清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41号)提出的“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要求,中心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力度,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

  6.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在我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逐步实现市场准入领域“先照后证”改革工作中,配合工商部门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抽查、实地检查,抓好相关工作的监督落实,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7.继续推进我市四级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根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继续完善我市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级政府服务大厅建设,完善大厅功能布局与设施。加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全面使用海口市行政审批系统,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1.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一体化办理平台

  一是优化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功能。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优化完善统一身份认证、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不见面审批、网上预约、互动问答、网上支付、快递送达等服务功能,提升网上办事用户体验。二是深化网上政务服务办理层级。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网上政务大厅与市、区政务中心、街(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四级业务联动,通过统筹线上线下服务资源,统一平台,配置智能排队无声叫号、辅助填表设备、自助查询机等硬件设备,实现线上线下办事服务的无缝衔接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缓解实体大厅办事窗口排长队的现象。三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与动态展示,及时了解公众政务服务需求,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为推进“智慧海口”建设奠定基础。四是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业务协同办理,通过跨部门数据资源的流动共享,积极推动一站式、全流程、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业务办理协同应用的需要,实现用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五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系统平台向海口政务云平台迁移。通过将海口市政务服务系统向政务云上迁移,在云平台上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深层次的业务协同,并实现与省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系统的整合共享。

  2.实施全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

  一是继续推进互联网全流程“不见面审批”事项的报送和梳理工作。二是按照全流程互联网办理模式,不断优化完善“不见面审批”系统,统一上网入口,信息发布,公众互动交流等功能设置,增加用户体验。三是依托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将梳理出来的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事项,纳入我市行政审批系统开展网上审批,并与省政务中心的审批系统进行联通对接,纳入全省“一张审批网”。

  (四)优化管理,提升“12345”为民服务质量

  1.优化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改革和创新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体制,探索逐步整合12345热线办公室、网格管理中心、公共联动指挥中心等部门同类职能,设立智慧城市综合联动指挥平台,实现信息数据一窗共享、城市治理、城市风险地图一屏概览,网格底数清晰能力提升,完善城市管理治理指挥体系,推动网格化综合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深度融合。

  2.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建共享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指示精神,我市探索“12345+网格化+志愿者”模式,计划用半年时间推动10万名志愿者加入网格,鼓励业委会成员、楼院长、居民小组长和行业专家等社会力量兼职网格工作,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提升社会多主体共治能力,节省行政资源,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从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力量”转变。

  3.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部署,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完善信息技术建设方面顶层设计,做好各专项系统一体化规划,将市应急办,市质监局等单位的信息系统接入入热线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做实数据库,便于数据信息进一步运用;二是完善健全知识库,建立全新智能化知识库系统,搭建基于知识本体、中文分词和语义网的智能知识基础平台,集成知识搜索、知识关联、知识对比和知识反馈等功能,并提供快速链接,为话务人员提供智能检索和准确定位;三是重点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物联网方面,计划对井盖、路灯、电梯等公用设施安装传感报警器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力争“提前预防,即时发现,及时解决”;在大数据分析方面,针对环保生态、节假日、台风、民工讨薪等热点问题提前研判预警,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从传统人力管理向科技智慧管理转变。

  4.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构建热线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自身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建设,通过质检标准化工作。二是实行专业化培训管理,建立员工学习档案和岗位等级认证机制,开展专题化培训,优化培训方式,建立视频教学库,提升热线服务专业度,提高现场管控能力和整体运作效率。三是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以热线质检、热线测试、服务监督、情况交流等多种方式,通过电话、网站、微信等渠道对12345的服务进行监管和督导,增强温情服务意识,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四是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强正面激励,以主动发现问题自查自处为导向,引导办件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主动发现”转变。依托信息技术和系统平台,实现考核的科学性、操作性、针对性,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考核结果准确性,提升热线管理效能。

  (五)完善机制,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三大平台”建设

  通过网上交易、电子招标、电子监察、诚信管理等系统,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以规则管事,加强三平台系统的管理,促进三平台系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

  2.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机制建设

  明确公共资源交易进场范围,做到应进必进;明确行政主管部门是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法定监督者,依法对交易项目进行行政监督,制定交易规则,开展现场监督,受理和处理业务投诉,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执法。

  3.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的制度建设

  把建章立制作为重中之重,对交易过程中“易做手脚”、可能“暗藏猫腻”的关键环节,不断升级制度“盾牌”,扎牢制度的笼子。及时修订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的配套制度,切实增强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海口市审批服务局)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